#一週大事 20220429 ~ 20220505
昨晚美國FED 升息2碼並宣布縮表後,淡化升息3碼的預期,讓投資者有信心? 我自己是沒有很懂拉,這樣就可以大漲,我個人還是怕怕的,前陣子堆積出來的利空消息,好像不存在似的,投資者近期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在半導體領域,美國為了不要讓三星跟台積電把整塊餅吃掉,不斷在想辦法和其他國家強化半導體的製造技術,無論是美國本土製造或者是日本的合作,都是值得關注的部分。 另外特斯拉收購Twitter之後,利空跟利多消息交雜,連Musk自己的po文可能都會遭受規劃,馬投顧不是喊假的,特斯拉在上海的二座工廠也是指日可待。最後台灣的部分,央行可能會持續跟美國升息腳步,跟進半碼至一碼左右,近期又遭受到疫情所苦,所以產業也是應聲下跌,台灣通膨的現象不像歐美嚴重,其實真的不需要每次升息跟著屁股走,總之就觀察央行的狀況吧。希望大家疫情一切安好。
1. 聯準會主席緩焦慮 美股漲932點一年多來最猛 : 美股5月4號一吐悶氣,道瓊指數飆漲932點,標普500指數勁揚3%,為2020年以來最猛。聯準會升息2碼並宣布縮表後,主席鮑爾淡化升息3碼的預期,有效緩和投資人焦慮。3大指數收盤前一個多小時從平盤附近竄升,道瓊工業指數終場飆漲932.27點,漲幅2.81%,收在34061.06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勁揚124.69點,漲幅2.99%,收在4300.17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猛漲401.1點,漲幅3.19%,收在12964.86點。美股一掃近期陰霾,道瓊指數衝出2020年11月以來最大漲幅,標普500指數創下2020年5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
2. 美日強化半導體合作 聚焦2奈米領域 : 美國與日本兩國正積極合作,深化 2 奈米高階晶片製程合作領域,以降低對台積電和三星等其他生產商的依賴。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週一訪美會見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 (Gina M. Raimondo),兩國將在此訪問期間宣布晶片合作計畫。 該報導指出,美日政府已接近就合作生產超過 2 奈米晶片達成共識,並研究一個框架,嚴防敏感與尖端技術外洩給中國等其他國家。 隨著全球晶片供應緊張,多國家擔憂全球過度依賴台灣和其他廠商,並正在尋求晶片來源多樣化。美國和日本兩國希望在 2 奈米晶片的生產方面趕上台灣和南韓企業,並最終在高階半導體領域引領產業發展。
3. 特斯拉傳將在上海建第二座工廠 中國年產能上看100萬輛: 在上海復產復工牽動人心之際,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SLA-US) 計劃在上海臨港「超級工廠」附近,興建一座新工廠,上海工廠全年總產能可望因此提高至 100 萬輛。 中國證券報報導,上海某大型汽配企業負責人周三(4 日)表示,此前業界就傳出特斯拉計劃在上海設第二座工廠的消息。此番特斯拉在與上海官方交流中明確提及此事,可能意味著新工廠已經不遠了。 特斯拉在 5 月 1 日寫給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感謝函中,特別提到特斯拉計劃在上海「超級工廠」附近蓋一座新工廠,用於生產 Model 3 和 Model Y,全年產能為 45 萬輛,使上海成為特斯拉全球最大汽車出口中心。 數月前,中國證券報記者實地探訪上海「超級工廠」時,也得知距離特斯拉廠區約 200 公尺的一大片土地,已被納入潛在新廠計畫。目前特斯拉中國並未做出明確回應。
4. 馬斯克跳腳 法院裁定發布特斯拉推文須律師同意 :由於2018年馬斯克(Elon Musk)曾在推特(Twitter)上發文誤導投資者,造成特斯拉股價波動,而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開罰。現在馬斯克的上訴結果出爐,美國地方法院裁定,馬斯克發布有關特斯拉的推文或聲明之前,仍須取得特斯拉律師同意。 綜合媒體報導,此裁決是在馬斯克宣布以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7兆)收購推特後作出。馬斯克的律師不服並辯稱,SEC的行為已經踰矩,且侵犯了馬斯克的言論自由。
5. 三星自曝5年4.67兆元訂單到手! 3奈米搶先Q2量產 : 韓媒近日報導,三星晶圓代工事業已拿下未來5年200兆韓元(約新台幣4.67兆元)訂單,一旦完成確認3奈米製程並在今年第二季量產,預計接獲訂單數會再增加。三星強調,4奈米和5奈米製程已經解決良率問題保持穩定。市場過去對三星電子晶圓代工業務未來能見度有所質疑,先前業內更傳出,觀察到大客戶如輝達和高通都已轉單台積電,但三星電子此次要掃除市場疑慮,Moon-soo Kang對此表示,「市場最近有太多憂慮了。在和我們的主要客戶保有強勁合作關係之下,我們不僅在行動業務合作,也在高效能運算(HPC)、網路、汽車和其他領域,改善我們客戶的產品組合和商業架構。」
6. Apple Car傳由鴻海代工!定價逾295萬元: 外界關注蘋果Apple Car進展,外媒引述爆料客消息指出,Apple Car定價可能高於10萬美元(約295萬台幣)、定位豪華車款,預估最快2024年底亮相,可能委由鴻海集團操刀生產。 外界持續關注Apple Car進展,國外科技網站Notebook Check於2日引述爆料客LeaksApplePro消息報導,Apple Car定價可能高於10萬美元,市場定位豪華車款,預估2025年公布,也有可能在2024年底就亮相。
7. 泰博首季每股賺6.69元歷史次高 股價陷震盪: 快篩大廠泰博 (4736) 公布第1季財報,在快篩試劑急單湧入帶動下,營運再攀高,單季每股盈餘(EPS)6.69元,創下單季歷史次高,僅次於去年第2季的6.76元,不過今天股價衝高後,翻黑,早盤跌幅逾9%。 泰博今天開高後,獲利了結賣壓出籠,股價由紅翻黑,早盤一度拉回修正至254.5元,跌幅一度超過9%。 泰博第一季營收新台幣17.93億元、年增33.1%,稅後盈餘6.23億元,EPS 為6.69元,創下單季歷史次高,僅次於去年第2季的6.76元。由於本土疫情從3月底爆發,快篩試劑市場需求大增,不過之後政府採取徵收聯合採購壓低價格,5月將再有二階段降價。 法人指出,仍看好短期營收將再衝高,不過後續營運高峰期續航力為觀察重點。 為擴增產能泰博4月時也宣布會暫停大部分的其他品項的生產線,全力支援生產快篩,拉高產能。預計7月開始,日產能可達150萬劑、月產能衝至3000萬劑。
8. 一天只賺1.33萬元!網家Q1營業利益暴減99% : 網路家庭集團(8044)3日公布第1季財報,相較去年同期,表現出人意料的差,每股稅後純益較去年同期1.17元相比,由獲利轉虧損;去年第1季起營業費用每季成長,包含管理費用與行銷費用都大增,營業利益卻直線下降。直到去年第4季影響獲利最大的併購成本消除後,今年第1季營業利益120萬元,相較去年同期暴減99%,每股虧損0.25元,反映出實實在在的本業虧損。網路家庭第1季營收117.09億元,創同期新高,但僅年增1.9%,對照去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96%,本業營收看似創了同期新高,其實是衰退。從相關數據顯示,網路家庭去年第1季營業利益達1.42億元,今年第1季只剩下120萬元,較去年暴減99%,每天開門只賺了1.33萬元。
9. 央行鷹派抬頭 可能再升息 :中央銀行昨(4月28)日發布3月17日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多名「鷹派」理事表達對台灣貨幣政策的看法,有理事指出,目前央行主要關注的應非經濟成長問題,而是物價上漲與資產價格泡沫化等問題。另一位理事說,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貨幣政策不宜獨立於美國等大國外,我國貨幣政策若能與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連動,效果較佳。儘管會議中有理事表達可考慮升息半碼、或延至6月再升息,但多數理事支持3月升息1碼,最後全體理事拍板升息1碼的決定,金融圈人士解讀,顯示央行內部「鷹派」勢力抬頭,未來持續升息的機率很高。
10. 台經院3月製造業景氣燈號轉黃藍燈 16個月來首見 : 台經院指出,3月製造業仍受惠於數位轉型商機及新興科技應用需求仍殷,進出口、外銷訂單等年增率續呈雙位數成長,惟在基期墊高、俄烏戰火及主要國家對俄經濟制裁下,國際農工原料價格䫺漲,加重全球通膨壓力,影響需求、原物料投入等面向指標表現,本月製造業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看好的業者減少,看壞的業者增加,台股則在台美等升息及中國清零政策,憂心重蹈武漢疫情的供應鏈危機而呈現震盪,影響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分數由2月14.09分降到11.59分,燈號轉為黃藍燈。
延伸閱讀:避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