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3日一週大事

#一週大事 20220618~20220623

上周開始美國很堅決表明了打通膨的決心,我們也在產業分析的報告中提到了美國的幾項動作。既然鴿方的聲音已經無效,隨之而來的是各方對於經濟衰退的預測,就連拜登自己都出來說經濟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雖然講完這句話之後,道瓊一度漲了五百多點)。但從美國七月會持續升息下,推測在短期內成長股的表現依舊不會太好。最近又爆出來,非蘋果智慧手機的庫存爆倉,代表蘋果手機的消費(高階族群)是沒有問題,但是在中低階的電子消費,購買力已經出現問題,那相關產業勢必會有很大的影響(龍頭股像是聯發科或者大立光)。比特幣最近在二萬美元保衛戰,最近聽到有人怕它跟之前Luna一樣跳水歸零,我是認為不要怕這種事,這二個商品的本質是不一樣的,但是大家要正視它在所有黑天鵝事件下,可能無法成為避險的一項工具的事情。夏天要到了,經濟部要針對用電大戶及月用千度以上豪宅等進行電費的調整,那許多商家(餐飲業)可能會把成本轉嫁消費者,這一點大家可以多加留意。最後我們這周在寫綠能的產業分析,很剛好台灣在推一個「 新建案屋頂強制設太陽光電設備」的草案,先不論是否圖利某些廠商,但這個草案勢必會帶動相關概念股成長起來。

1. Fed官員:未來2年內通膨不會回落至2%目標: 克利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表示,通膨需要2年的時間,才能降至央行的2%目標,並補充,這段期間將從目前的高通膨水準逐步下降。 梅斯特週日(19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訪問時表示,不會立即看到2%的通膨率,這將需要幾年的時間,但強調通膨會逐步回落。梅斯特預計,經濟成長將放緩,但不會出現衰退。 梅斯特指出,美國經濟成長確實放緩到略低於趨勢成長,失業率略有上升。但這沒關係,Fed希望看到需求有所放緩,使其與供應維持一致。 美國通膨飆升至近40年最高,這幾乎讓所有聯準會(Fed)決策者轉為鷹派,上週僅1人反對25年來最大幅度的升息。政策制定者預計,目前位在1.5%到1.75%範圍內的聯準會基準利率,未來6個月內至少上調至3.4%。1年前,多數人仍認為,到2023年利率都需要維持在接近零的水準。梅斯特表示,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部份原因是貨幣政策本來可以更早祭出,但聯準會目前正在透過提高利率來做到這一點。梅斯特隨後指出,俄烏局勢導致了高原油、汽油價格,同時供應方面的限制比各界原先的預期更長,Fed正致力於使用目前能掌握的工具來控制通膨,並將通膨率恢復到2%,這是目前經濟的首要挑戰。

2. 鮑爾:有必要持續升息 馴伏火熱的通膨: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22日赴國會作證時表示,繼本月一口氣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後,Fed仍將持續提高利率打通膨,但決策官員必須「靈活」應變,因為美國經濟仍受多股逆風夾擊。 鮑爾向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發表每半年一度的經濟證詞,他在預先備妥的講稿中說:「我們預期,當前升息幅度是適宜的。過去一年來,通膨顯然高得出乎意外,未來仍可能出現更多的意外發展。因此,面對未來出爐的數據和不斷演變的展望,我們必須靈活應變。」 鮑爾的講稿大致重申上周在會後記者會上的說法。當天,負責Fed利率決策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一口氣提高基準利率0.75個百分點,是1994年來最大升息幅度,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提高到 1.5%-1.75%。鮑爾並在記者會上表明,7月底下次會議時可能再次升息3碼或 2碼。

3. 拜登將要求國會暫停徵收汽油稅 估計每加侖可省一美元: 美國總統拜登將全力呼籲暫停徵收聯邦汽油稅 3 個月,同時採取其他新措施來抑制這個通膨的最大驅力。 在美東時間周三 (22 ) 下午 2:00 在白宮的演講中。拜登將訴求在 9 月前暫停徵收聯邦和州的汽油稅,這部分需要國會進行立法行動;同時要求石油業者採取新的行動,以更快、更迅速地將儲油轉嫁給消費者,並快速提高煉油能力, 拜登官員表示,打算採取的這整套行動可望將一加侖汽油的成本降低約 1 美元,但每項措施都可能面臨來自國會議員到大型汽油公司的反對。各州也將被要求採取類似行動來暫停汽油稅。石油公司也將成為焦點,總統將向石油公司施壓,要求它們更快地轉嫁儲油成本,同時敦促煉油公司在未來幾個月增加產量。 能源部長格蘭霍姆 (Jennifer Granholm) 將於周四 (23 ) 7 家頂級煉油廠的 CEO 會面,直接說明這一點。拜登最近致信大型煉油商,抨擊它們的高利潤「不可接受」。

4. 拜登抗通膨 擬打組合拳 : 為了對抗居高不下的通膨,拜登政府擬祭出組合拳策略,除了考慮撤銷部分中國大陸進口關稅,還可能減徵石油稅、調降處方藥價,以及加徵富人稅。拜登政府派出財經能源官員,利用周日電視政論節目,說明未來新措施。首先是考慮撤銷部分中國大陸商品的進口關稅。財長葉倫接受媒體訪問說,拜登政府正研議取消前總統川普任內祭出的某些大陸關稅,這些關稅政策「毫無策略目的」,如今政府考慮鬆綁,以使通膨趨緩。

5. 拜登籲石油業「增產報國」,但為何美國煉油廠不為所動,甚至陸續關閉?: 即使目前在美國產油能獲得創紀錄的利潤,曾擁有美國東海岸最大煉油廠的希爾科再開發合作夥伴公司(Hilco Redevelopment Partners)執行長佩雷斯(Roberto Perez)向《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表示,他並不後悔將「費城能源解決方案」(Philadelphia Energy SolutionsPES)煉油廠拆除。 PES煉油廠擁有150年歷史,占地566公頃,是美國東海岸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煉油廠。20196月,PES發生爆炸事故,導致嚴重損失,促使PES集團決定關閉工廠。

6. 馬斯克再唱衰美國經濟!示警衰退不可避免 可能近期就會發生: 馬斯克周二參加在杜哈舉行的卡達經濟論壇,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經濟)衰退在某個時刻是不可避免的,至於近期是否會出現衰退,這是很有可能的。」馬斯克補充說,這不是肯定的,但似乎發生的可能性更大。財聯社報導,這並非馬斯克首度唱衰美國經濟,他在2周前透過郵件告訴特斯拉主管,自己對經濟有非常糟糕的預感,為此他決定暫緩特斯拉全球徵才,並且將裁員約10%。摩根大通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已經高達85%,理由是標普500指數已自高點跌超過20%,進入技術性熊市,這往往是經濟衰退時的情景。摩根大通指出,在美國過去11次經濟衰退中,標普500指數平均下跌26%

7. 德產業團體砍經濟成長預估 警告俄氣停供恐陷衰退 : 德國產業團體德國工業聯盟(BDI)今天大砍德國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值,並警告若現已銳減的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完全停止,德國將面臨某種程度的經濟衰退。自從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能源事務便處於莫斯科與西方經濟角力的核心。在俄烏戰爭爆發前,歐洲聯盟(EU)的天然氣需求高達4成仰賴俄羅斯供應,其中德國依賴程度更達55%。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速度下降,已影響到歐洲能否將儲氣設施填滿。目前儲存量只有55%,若要協助歐盟在供氣進一步減緩甚至中止之下,還能夠度過冬季,歐盟整體目標儲氣量是在10月底前達80%,以及在11月底前達到90%

8. 德國財長:歐盟2035年禁售燃油車是錯誤?: 身兼自由民主黨(FDP)黨魁的德國財長Christian Lindner(見圖)週二(621)在一場會議上表示,德國不會同意歐盟所提2035年起實質性全面禁售新款內燃機(ICE)汽車的決定。他說,全面淘汰ICE新車將是錯誤的決定,因為其他國家製造商將會填補此一缺口。雪梨晨鋒報週三報導,福斯(Volkswagen)轎車品牌負責人Ralf Brandstatter日前表示,電氣化轉型是不可逆轉的。德國2021年電動車(EV)產量年增86%,同一時間ICE汽車產量年減23%。 德國媒體《DW》去年9月報導,根據德國智庫ifo經濟研究院為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VDA)所做的研究,未來四年單單是EV的興起就會讓德國汽車業流失至少200,000份工作,因為EV生產的複雜程度較低或需要不同的技能。

9. 看壞歐洲 橋水重金空ASML、佈67億美元歐股空單 : 知名經理人達里歐(Ray Dalio)創辦的全球最大避險基金集團橋水投資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傳出對歐股佈下至少67億美元空單,暗示對歐洲看法悲觀。達里歐日前警告,全球經濟恐將面臨類似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建議投資人購入能夠對抗通膨的資產。 Seeking AlphaMarketWatch報導,達里歐524日接受CNBC專訪時指出,「現金依舊是垃圾。你知道現金的購買力喪失得多快嗎?」然而,這不代表持有股票或債券情況會更佳,因為「證券比現金還要垃圾(equities are trashier)。」 在通膨嚴重壓抑實質報酬的時期,達里歐說,持有像是房地產等「真正的」(real)資產會較佳。他表示,全世界的投資組合尚未針對躲避通膨的資產進行充分準備。

10. 通膨飆破60%!阿根廷一口氣升息12 : 在美國聯準會大舉升息之後,緊接著阿根廷央行周四宣布3年來力道最大的升息動作,以抑制突破60%的瘋狂通膨。該央行宣布將其基準利率Leliq一口氣調升300個基點(12碼),至52%,創下2019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升息,並表示此舉是因為金融風險正在升高、全球價格飆漲,以及在本幣披索(peso)受到重創後,必須帶動本幣儲蓄。全球正飽受通膨之苦,而阿根廷更是全世界通膨壓力最高的國家之一。美國聯準會、歐洲國家央行和其鄰近大國巴西也在這幾天升息以抑制物價上漲。

11. 中國大舉搶購俄油 每桶比沙國原油便宜17美元 : 在俄烏戰爭持續膠著的同時,廉價的俄羅斯石油持續進入中國煉油產業,來自中國沿海和內陸的買家正搶購這些美歐無法買到的貨物,因為光5月份的俄油價格,每桶就比沙國原油便宜17美元。在中國進口創紀錄842噸(每天200萬桶)的俄油中,約32%是由在北京註冊的公司接收的,這是大多數中國國營煉油廠的所在城市,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及中國石化等。另外還有超過30%的進口俄油,是由在黑龍江的實體進口。此外,在山東、江蘇、遼寧、浙江、河南、河北和廣西註冊的公司也大量進口俄油,其中山東為中國私營煉油產業的大本營,總產能約占全國的4分之1

12. 加密貨幣大崩盤 邁阿密數位支付經濟也急凍: 這幾個月來虛擬貨幣大崩盤,尤其上星期比特幣一口氣跌掉25%,專家形容,虛擬幣即將進入寒冬。這兩年積極爭取成為數位貨幣重鎮的邁阿密,尤其受到衝擊。當地房產和各種提供數位支付的交易方式,都因此卡關,就連市長野心勃勃推出的邁阿密幣,也變成毫無價值的虛擬貨幣。比特幣大跌,邁阿密幣跟著慘兮兮,推出以來重挫95%,現在幾乎淪為毫無價值的數位貨幣。但邁阿密市長忙著為政策緩頰,認為加密貨幣本來就存在風險,強調自己依舊是利用比特幣領薪水,力挺數位貨幣商機。就連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也難逃加密貨幣下跌的風暴,宣布裁員將近兩成,近千人因此丟掉飯碗。加密幣交易平台Coinbase營運長蔡艾蜜莉:「我們的資產負債表顯示有60億現金,以往曾經撐過四次數位幣寒冬,我們會挺過任何大環境,任何虛擬幣寒冬任何迎面而來的考驗,我們就是這樣有韌性,現實狀況是我們必須做出調整,特別是感受到強勁的經濟環境變數,因此要依據這些因素來做出決定。」儘管業者強調是受到大環境影響,還是看好加密貨幣的未來發展,卻也凸顯出數位貨幣確實存在嚴重風險。加密幣最初的想法是創造不受法規限制的交易方式,現在反而出現不小聲浪,希望能有相關法規管理新興貨幣,以減少衝擊。

13. 新建案屋頂擬強制設太陽光電 太陽能類股齊揚 : 經濟部預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擬新增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規範。市場預期將帶動太陽能內需市場成長,激勵太陽能族群今天股價齊揚。為強化屋頂型太陽光電推動措施,並參考德國立法強制建築屋頂一定面積應設置太陽光電經驗,經濟部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擬新增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規範。法人認為,未來新建案、都更案及增建加蓋等建築都將強制設置太陽光電,將帶動台灣太陽能內需市場成長,太陽能廠營運將可受惠。在政策利多激勵下,聯合再生、茂迪等太陽能族群股價齊揚,聯合再生一度達新台幣22.45元,大漲6.9%,茂迪更一度攻上漲停,達30.6元。

14. 電價27日開會將漲8% 經部:注意對民生物: 電價審議委員會4月罕見做出延後拍板決議,延至27日再度開會,傳出本次將漲價8%以上,也是電價公式上路以來首次突破3%天花板但僅漲大戶及月用千度以上豪宅等。經濟部今天證實開會時間,並表示電價由審議會決議,但會注意電價議題對民生物價的可能影響。經濟表示,有關媒體報導電價調漲方向,電價的調整由官方、產業、學界共同組成的電價審議會決定。由於上半年審議會考量國際燃料短期變動大等因素,暫時未作決議,將待下次會議再做決定,目前能源局正在邀約審議委員會議時間,暫定627日召開會議。至於相關考量因素,除考量目前國際燃料價格及後續走勢預測外,也會綜合檢視台電及中油公司為承擔物價穩定任務的財務情況,最重要則是會注意電價議題對民生物價的可能影響。相關方案將由審議會機制決定,並在會後召開記者會向國人說明。

15.三星智慧型手機庫存達5000萬支…台廠聯發科與「它」首當其衝 聯詠、瑞鼎恐成隱形受 災戶: 三星智慧型手機銷售狀況未如預期,傳出目前庫存約5000萬支,比2700萬支的安全庫存量多了1.5倍;業界人士指出,在此狀況之下,台廠聯發科(2454)與神盾(6426)恐首當其衝。 據了解,三星庫存的智慧型手機中,多數為貢獻銷售量最大的中階機型「Galaxy A系列」。韓國媒體《The Elec》指出,其實三星今年已把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修至2.7億支,按照往例,將安全庫存量定在出貨量的10%左右算是相當保險,不料現在的庫存量卻多達5000萬支。 《工商時報》指出,Galaxy A系列的晶片共有3大供應商,分別為聯發科、三星與高通,業界估計,三星訂單在聯發科手機晶片的出貨占比達15%,而外傳Galaxy A系列有57成是採用神盾的電容式指紋辨識IC,因此三星手機庫存量大,這2間台廠勢必受到衝擊。 另外,聯詠(3034)與瑞鼎(3592)恐怕也會成為隱形受災戶,因為它們是三星手機面板的驅動IC供應商。

16. 非蘋果智慧手機庫存爆倉 5G機種最嚴峻考驗: 全球智慧手機庫存「爆倉」,龍頭三星有近5,000萬支庫存待消化,遠高於正常水位近一倍,當中多數是中階A系列機種;小米、OPPOvivo、榮耀等中國大陸四大非蘋品牌庫存同步激增,業界估計上述五大品牌庫存總量已逾1億支,砍單、降價潮恐難擋,聯發科(2454)、大立光等供應鏈戒備。業界人士指出,通膨壓力與中國大陸封城,使得業界正面臨「5G手機史上最嚴峻的庫存考驗」。台灣手機供應鏈當中,聯發科出貨涵蓋三星、小米、OPPOvivo、榮耀,供貨三星又以目前庫存最多的A系列為主,至於中國大陸品牌則供應旗艦機與中低階款都有,品牌廠庫存堆積如山,勢必影響後續拉貨動能。

 

延伸閱讀:全球瘋綠能,各國綠色產業鏈的布局

在〈2022年6月23日一週大事〉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