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一週大事

#一週大事 20220630~20220707

先來關心FED後續,短期間單來說一樣會緊縮,七月升息3碼的可能性非常非常高。但是另一方面經濟衰退,也是美國開始要擔心是否會進入「停滯性通膨」的階段。如果大家還記得幾個月前,貨幣政策那篇分析文,FED 會觀察幾個經濟指標,看是否還可以強硬的實施貨幣政策,很不幸的美國五月消費支出意外萎縮,數字出來是– 0.4%,為今年首,幅度不高,所以短期緊縮的政策絕對繼續下去。然後中長期經濟走空的訊號越來越多,像是原物料開始下跌,原物料在前幾個月暴漲的原因,之前也有說過是因為需求多還有戰爭下的恐慌效應,當情緒走完之後會回到需求基本面,許多企業開始走空下,不需要這麼多生產的原物,那自然價格就會下跌。另一方面原油也是不斷下跌並且突破100美元,目前價格為97.61(7/7)。原因很多,包含上述需求面之外,還有美國不斷在國際上用各種手段逼迫俄國降價,沒有辦法歸咎在一個因素上。基本需求面的部分我就不多說了,美國科技大廠陸續人力緊縮,半導體也是不斷釋出利空消息,相信各位感受也是挺深的。最後講一下,大家身邊最近出國的人是不是越來越多了呢? 放寬到3+4之後,真的相對人性許多,雖然跟其他國家比較起來還是有點麻煩,但比起要待在家裡一周,真的是好很多了。這次產業分析跟大家分享的是旅遊業, 長榮、華航大增班,雄獅也是開始擴增人力,最直覺的反應是旅遊業的復甦,還有整體帶動的旅遊商機,那有沒有機會拉抬股價?可以看看這次的產業分析文章

1. Fed四官員挺7月升3碼 淡化經濟衰退疑慮: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日前即暗示7月會再升3碼,現又有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等4Fed官員附和力挺。儘管Fed升息不手軟,這些跳出來唱鷹的Fed官員認為美國經濟不致衰退,任由通膨惡化才是問題。 除威廉斯之外,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利(Mary Daly)、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相繼表態支持Fed6月之後,下月例會再升息3碼。

2. 美聯準會「大鴿派」官員倒戈 7月升息3: 美東時間周五美國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戴利表示,美國通膨太高,支持7月升息75個基點(3碼)。值得一提的是,戴利一直是美聯準會的鴿派官員,她之前一直強調過快升息可能會損害經濟。就在今年5月戴利還表態說升息75基點不是她的主要考量。然而在美國通膨持續飆升,戴利的態度也顯然出現轉變。這可能暗示著,在7月的美聯準會利率決議中,升息75基點的可能性增加許多。

3. 克魯曼:Fed政策從緊轉鬆的時點 可能比預期早 : 美國聯準會(Fed6月中旬一口氣提高利率3碼(0.75個百分點),升幅大得異常,顯然是擔心通膨預期變得「脫錨」,可能導致通膨根深柢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則認為,Fed為對抗經濟陷入停滯或甚至衰退,貨幣政策路線從緊轉鬆的時點可能比眾人預期來得早。 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指出,Fed主席鮑爾表示,導致加碼升息的一個因素,是見到密西根大學長期通膨預期指標躍增,但一個月的數據不應過度解讀,鮑爾當時也承認那項初步數據可能在日後修正。果不其然,的確下修了,顯示通膨預期的「錨」並未脫離。抗通膨將付出代價。美國經濟成長顯然正在減緩,而景氣下滑幅度可能大得足以稱之為「衰退」,儘管或許是一波溫和的衰退。且由於通膨要從高點完全逆轉下來需要一段時日,克魯曼認為,美國很可能會見到一段短暫的經濟停滯期,期間通膨仍將持續—即所謂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4. 5月消費支出意外萎縮 四大指數開低走低: 美國公布數據顯示 5 月通膨雖然放緩,但仍接近 40 年高點,尚未徹底扭轉趨勢,而且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高於市場預期,5 月經通膨調整的消費支出也意外萎縮,美股周四(30 日)開低走低。 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下跌近 500 點或近 1.6%,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逾 200 點或 2%,標普 500 指數跌近 1.6%,費城半導體指數跌近 2%。 美國商務部今日公布 5 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增 4.7%,均低於市場預期的 4.8% 與前值 4.9%,增速為去年 11 月以來新低,而 5 月核心 PCE 物價指數月增率報 0.3%,低於預期的 0.4%,與前值持平。 報告顯示,美國 5 PCE 物價指數年增 6.3%,低於預期 6.4%,與前值持平;月增率報 0.6%,也低於預期的 0.70%,前值為 0.2%。 同日公布的另一項數據顯示,美國 5 月個人收入月增 0.6%,低於預期的 0.7%,但略高於前值 0.5%5 月個人消費支出月增 0.2%,低於預期的 0.4%,也不及修正後前值 0.6%,支出步伐顯著放緩,自去年 12 月以來,支出增速首次低於收入增速。經通膨調整後,5 月實質個人消費支出月增率報 – 0.4%,為今年首降。

5. 經濟走弱恐影響需求 布倫特原油價格跌破100美元: 世界油價今天持續走弱,北海布倫特原油也跌破每桶100美元價位,主因市場憂心可能出現經濟衰退而削弱需求。倫敦市場北海布倫特原油下午盤下跌3.3%,來到每桶99.39美元;紐約市場西德州中級原油也下跌3.3%,來到96.12美元。由於市場憂心全球經濟趨緩會影響對石油產品的需求,油價昨天就挫跌,西德州中級原油率先跌破每桶100美元。花旗集團(Citi)分析師估計,如果世界經濟長期走弱,布倫特原油今年可能見到每桶65美元價位。

6. 通膨降溫?熱錢撤出原物料市場 棉花、玉米、貴金屬急殺、油價閃崩10%: LME銅價第2季累計下挫20.3%,鋁價第2季下跌30%,鋅第2季下跌24%,鎳價下跌29%,鉛價下跌20%,錫價單季下跌39%。(圖片來源/flickr)美國國慶長假結束後,迎來市場大動盪,過去幾天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醞釀的悲觀氣氛突然爆發,國際油價在沒有直接消息刺激的情況下暴跌,WTI原油價格自日內高點的跌幅接近10%。技術上看,WTI原油價格的短期大跌不過是在延續6月高點以來的這波跌勢,法人預估跌勢可能還沒結束,甚至可能跌向今年34月份的低點。除了油價,玉米、小麥、銅、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最近幾個月也全面急殺,激起通膨壓力開始放緩的希望。

7. 拜登取消對陸加徵關稅 快了 :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拜登可能本周宣布,取消對部分進口中國大陸產品所加徵的懲罰性關稅措施,包括暫停徵收服飾及學校用品的懲罰性關稅,並且推出一項廣泛的架構,允許進口商提出豁免申請。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正在針對川普實施四年的關稅措施進行強制性檢討;USTR與業界的諮詢期將於5日結束,使拜登政府有機會重新校準關稅政策。 報導指出,美國可能採取的行動,也包括提高一些戰略項目的關稅,例如工業機械及運輸設備等 ,同時調降消費品的稅率;美國也可能啟動新的「301調查行動」,聚焦於大陸官方對高科技項目的補貼,USTR對此已做了好幾個月的準備。 政府官員與貿易專家表示,不只是政府內部,企業界、勞工及國會議員對於是否取消部分懲罰性關稅的立場,也都相當分歧,使拜登將宣布時程一延再延。 在拜登政府內部,財長葉倫力主暫停徵收,認為懲罰性關稅對美國經濟是一大拖累,且一些因襲的關稅項目不具戰略意義,也解決不了中國大陸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問題,強調應重新建構對大陸產品的關稅體制,而取消一些項目將能減輕美國消費者的負擔。

8. Meta招聘砍3成 祖克柏警告深度經濟不景: 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的執行長祖克柏今天告訴員工,Meta已經把今年內計劃增聘工程師的人數縮減至少30%,他並警告深度經濟不景氣恐將來臨。 根據路透社聽取的音檔,祖克柏(MarkZuckerberg)在每週例行對員工的問答會上表示:「如果要我賭,我會說這次可能是近期史上最嚴重的不景氣之一。」 他說,Meta已經把2022年原本目標聘僱1萬名新工程師的計畫,縮減到60007000人。 Meta5月證實招聘行動普遍已暫停,但相關確切數字先前並未披露。

9. 半導體不講真相?陸行之:美光開第1槍了: 美光(Micron)發布最新季報,營收年增16%86.42億美元,獲利成長51%26.3億美元,全都低於市場預期,股價應聲重挫。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PO文稱,一些半導體公司不願向投資人說清楚市場轉為供過於求的情形下,美光開第一槍說實話,坦言今年PC出貨量市場同比跌10%,手機市場跌5%。陸行之在臉書PO表示,正當一些半導體公司股價繼續破底,但持續不願向投資人坦白產能利用率即將下滑,及市場將從供不應求轉為供過於求的情形下,美光在半導體行業二/三季度季報行情啟動下,開了第一槍,也老實說了些重點。陸行之說,美光預期第三季營收環比下滑12-21%,相比同期下滑13%,都低於市場預期近22-23%。另外,美光預期第三季毛利率下滑5.5百分點到41.5%,營業利潤率下滑9個百分點到26%

10. 晶片大咖:產業步入艱困期 :在汽車和資料中心晶片等一些需求強勁的領域,壓力仍未緩解,但消費者氛圍趨冷,促使英特爾和輝達等幾家大廠提出警告。英特爾財務長辛瑟6月說,相較於5月的看法,下半年展望「有大量雜音」,尋求調整支出和投資。英特爾6月凍結PC晶片部門新的徵才事宜,並實施其他撙節措施。美光(Micron)上周公布保守的營收展望,執行長梅羅塔警告,由於PC和智慧手機銷售減少,「產業需求環境已經轉弱」。美光表示正縮減一些支出計畫以因應新的市場變化。輝達也表示正減少聘僱,因應加密貨幣和電玩兩大重要領域成長放緩。超微執行長蘇姿丰上月表示,對今年PC領域看法保守,預期未來幾年需求大致平緩。

儘管需求走軟,沒有一家大廠預測半導體短缺的情況很快結束。蘇姿丰說,伺服器晶片需求依然熱絡。此外,汽車領域的成熟製程晶片短缺的情況也可能延續。晶片業主管表示,由於轉向電動車需要更多晶片,是這個領域晶片短缺情況不會在短期內消退的原因之一。

11. 國安基金進場護盤?不排除提前開會 : 台股昨再下殺363.69點,「萬四」大關失守。國安基金原本預計下週一(11日)召開例行性會議,就目前股市狀況、總體經濟及國際政經情勢等進行討論,再由管理委員會決議是否授權護盤。不過,據了解,若台股持續下探,國安基金不排除提前開會,最快可能提前今日就召開會議。財政部次長、國安基金執行秘書阮清華昨表示,最近股市受國際連動影響,亞股都是一片綠,但台股跌幅比較深,可能跟產業結構有關,因為台灣半導體、電子產業比重較高,而費城半導體指數一直跌,可能是一種因素。他說,最近法人看起來相當理性,有些甚至買超,外資賣超也有限,感覺上好像是散戶有點恐慌。阮清華再次呼籲,台灣基本面相當不錯,投資人還是要理性,千萬不要「多殺多」,國安基金一直密切關注,將召開例行性會議,整理目前股市狀況、總體經濟、國際政經情勢及國際股市表現等,在會議上提出報告跟討論,聽取委員的意見。

12. 台幣剛創史上最大上半年跌幅 最快本季破30: 分析師們預計,隨著海外投資者撤離台灣股市,剛剛創下史上最大上半年跌幅的台幣,還會進一步走貶。 台幣今年來已跌約7%,巴克萊稱其到9月底可能進一步跌至1美元兌30.3元台幣的2年低點。東方匯理銀行也預計台幣本季將跌至30元水準。台幣上周五收盤報1美元兌29.755元。 台幣被看衰的背景是,今年已有340億美元外資流出台灣股市,流出規模是除中國以外的亞洲新興市場中最大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聯準會升息導致的政策背離加劇,也給台幣造成衝擊。 巴克萊駐新加坡外匯策略師Lemon Zhang稱:「我們看跌台幣,是因為證券投資資金外流可能仍將構成沈重拖累,對通膨的擔憂、主要經濟體貨幣緊縮以及美國/已開發市場殖利率走高,或使台幣繼續承受資本外流帶來的壓力。」

13. 長榮、華航大增班,星宇、虎航要掛牌:航空股賺到旅遊商機,還有2個前提: 空雙雄7月航線大增班,星宇、台灣虎航也準備前進資本市場;分析師認為,解封話題今年初起已提前發酵,未來股價是利多出盡或重啟反彈,將視後續出國人潮業績表現及台股能否止跌回穩兩大條件而定。看好解封後出國旅遊潮,航空雙雄積極布局增加航班。華航近期宣布,第3季整體客運航班將再增加4成,每週提供超過150班客運來回航班,且新引進的A321客機,7月起將每天有1班飛航台北松山往返東京羽田航線。長榮航也拍板7月起大規模增班,其中以北美航班幅度最大,由先前每週17班最多增至33班,東南亞大城市將恢復每天飛航;另外,若國境順利在7月、8月解封,11月初預計以義大利米蘭每週2班、德國慕尼黑每週4班模式開航。除了航空雙雄積極布局航班,以華航為主要股東的台灣虎航於202112月向台灣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後,有望今年掛牌上市;定位為精品航空的星宇航空則已向櫃買中心送件申請公開發行,申報生效日期預計712日,市場傳出最快9月興櫃掛牌。


延伸閱讀:後疫情下「報復性旅遊」商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